东宫福妾(清穿) 第70节
传的法子也写得明明白白。 拉上厚厚的床帐子,等宫女吹了灯退出去,程婉蕴便勉强侧了身,别扭地避开腿上伤口,伏在太子爷肩头,耳语道:“二爷近日苦读医书,又是《验方新篇》、又是《治痘汇集》……可是万岁爷让您帮着琢磨如何治痘?我有个奇思妙想,二爷要不要听一听?” 康熙是个时髦的人,他曾在太医院设立过人痘实验室,与天花死磕了十几年,琢磨出了将得了天花的人身上痘痂研成细末,给要种痘的人由鼻孔里吸进去,再促使痘发出来的“人痘疫苗”法,种痘人熬上个七八天、十几天,若是痊愈了,便是“种痘”成功了。 但这个法子最大的麻烦就是不能保证用作“疫苗”的人痘是彻底灭活的,若是还具备活性,那种痘的人大概率是要凉的。而且,侥幸过了关,还不能保证那看似痊愈了的种痘人是否还具备传染性,据传就有种完痘痊愈后又把家人传染个遍的例子,他自己倒是活了,可妻儿都被连累命丧黄泉。 所以,后来康熙又添了一条规矩,种痘人要隔离在专门的“痘善局”中种痘,痊愈后也得待上个把月确保万全才可离开,皇族也不例外。“痘善局”这地方设在京城郊外三十里地之外,可以说是大清版本的方舱医院了。 死亡率极高、种痘过程不良反应极大,都让清廷内部还未曾大范围推广种痘,大多是选择了出宫避痘,或是祭拜痘诊娘娘的法子。 这就更加荒唐了,寄托于鬼神,也不过是绝望下的摆烂,求个心里安慰罢了。 “二爷,以前还在番禺县的时候,我曾听说过一个故事,